東北網2月21日訊(記者 張雋珊)記者21日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哈爾濱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哈爾濱市將實施采暖期錯峰起爐,同一區域內不同供熱鍋爐按早中晚三個時段錯峰起爐;2020年,城市公交車、出租車力爭全部更新(改造)為清潔能源或新能源汽車;2020年年底前,實現城市裸露土地綠化全覆蓋。 《實施方案》明確,保持和鞏固2018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果,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到2020年年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減少22%和25%以上;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25%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50%以上,即pm2.5濃度下降至53微克/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至21天以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 2019年全面取締露天和敞開式汽修噴涂作業 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和關閉退出,推動實施一批水泥、醫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搬遷工程。支持企業開展能效提升、清潔生產、工業節水等綠色化升級改造,實施重點行業和企業循環化改造,推動資源循環再生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關停環保、能耗、安全等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制定“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在2019年年底前,列入關停取締類的,基本做到“兩斷三清”(切斷工業用水、用電,清除原料、產品、生產設備);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火電廠和鍋爐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開展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2020年年底前,淘汰不達標工業爐窯和中小型煤氣發生爐,鼓勵工業爐窯使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或由周邊熱電廠供熱。 加強餐飲油煙治理。重點整治油煙污染擾民的餐飲企業,2019年,基本實現餐飲企業和經營商戶油煙治理全覆蓋。制定綜合整治露天燒烤工作實施方案,劃定禁止露天燒烤食品區域;組織聯合執法,清理取締固定門店外的露天燒烤和流動露天燒烤違法行為;推動汽修行業嚴格按照噴漆操作規程封閉作業,加大噴烤漆房廢氣治理設施建設,集中收集揮發性有機物廢氣并安裝廢氣凈化設施,鼓勵采用水性漆等新材料、新工藝,減少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排放;對汽車維修行業噴漆房違法排污情況進行排查,推動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治理;2019年,全面取締露天和敞開式汽修噴涂作業,實現汽修涂裝噴烤漆房內作業;2020年,汽修企業實現達標排放。加強對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設施的運行監管。 明年城市公交車、出租車力爭全部更新(改造)為清潔能源或新能源汽車 積極穩妥推動城市建成區公交、公共服務和社會領域應用新能源車輛,逐步擴大公務用車領域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在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建設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為承擔物流配送的新能源車輛在城市通行提供便利。2019年,城市公交車、出租車應用清潔能源或新能源汽車比例力爭達到94%、80%;2020年,城市公交車、出租車力爭全部更新(改造)為清潔能源或新能源汽車。 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春、夏、秋季9城區建成區達到90%以上,縣(市)建成區達到60%以上,重點區域顯著提高。加強對城市公共區域、臨時閑置土地、城區道路兩側和城區河道兩側的裸露土地硬化和綠化。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對裸露地面綠化工作進度進行定期調度。2020年年底前,實現城市裸露土地綠化全覆蓋。 實施采暖期錯峰起爐 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 實施采暖期錯峰起爐,制定供暖季初燃煤供熱鍋爐錯峰起爐計劃,在每年采暖期開始時根據氣象和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組織供熱企業有序實施分時分區差異化控制的燃煤供暖鍋爐錯峰起爐。在保障民生的前提下,供熱鍋爐應在氣象條件相對有利于污染物擴散期間起爐,同一區域內不同供熱鍋爐按早中晚三個時段錯峰起爐。 以農作物秸稈還田為重點,推進秸稈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和收貯運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燃煤儲糧、煙葉烘干設施改用生物質燃料。2018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推廣保護性耕作、林間覆蓋等方式,抑制季節性裸地農田揚塵。制定實施控制秸稈露天焚燒專項工作方案,探索實行法治化管控、市場化投入、全民化行動的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共治共享機制。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主體責任,建立市、區縣(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屯(村小組)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嚴格落實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定獎懲的“五定”措施。 此外,加強對打贏藍天保衛戰成效的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業績的重要參考。落實量化問責辦法,對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或環境質量改善不到位的實施量化問責。對年度評估不合格或大氣污染問題多發頻發、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且反彈嚴重、環境問題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區縣(市),由市生態環境局會同有關部門公開約談區縣(市)政府分管負責人,實行區域環評限批;對終期評估不合格的區縣(市),由市政府公開約談區縣(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涉嫌刑事犯罪的,考核結果直接認定為不合格。參照國家量化問責辦法,對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或環境質量改善不到位的實施量化問責。對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按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責任編輯:王傲 |